玉米饲料怎么储存?仓储化管理注意的点

核心目标: 降低水分、控制温度、防止虫霉、保持通风、避免污染。... 显示全部
核心目标: 降低水分、控制温度、防止虫霉、保持通风、避免污染。
 一、 玉米饲料储存的关键条件与方法
1.  水分控制(最关键因素):
 理想水分: 入仓玉米水分必须控制在 14% 以下(安全水分)。超过14%,霉变和害虫滋生的风险急剧增加。 13%或更低更好。
安全上限: 水分达到或超过 15% 时,在常温下储存极易发热、霉变。
措施:
收获后及时干燥: 刚收获的玉米水分含量通常在 20%-30% 甚至更高,需要通过自然晾晒或机械烘干(如滚筒烘干机)迅速将水分降到安全标准以下。
严格控制入仓水分: 入仓前必须使用快速水分测定仪精确测量水分,超标拒收或复干。
仓储期间监控: 定期抽查仓内不同位置玉米的水分,尤其是粮堆顶层、底部和四周。
2.  温度管理:
低温储存: 温度越低,代谢活动(玉米自身呼吸、害虫、霉菌)越缓慢。理想状态是保持低温(例如15°C以下)。
避免高温点: 粮堆中心易积聚热量(热点)。
措施:
适时通风: 利用自然或强制通风系统(轴流风机、离心风机),主要在气温低于仓温的时机(如秋冬季夜间、春季凉爽时段)进行通风换气,降低粮堆整体温度、平衡水分、排出湿热空气。避免在高温高湿天气(夏季白天、梅雨季节)通风。
保温/保冷设计: 粮仓墙体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,延缓外界温度变化影响。可涂抹隔热涂料、加装隔热层。
3.  害虫防治:
主要害虫: 玉米象、赤拟谷盗、锯谷盗、蛾类等。
措施:
清洁:
彻底清仓: 入库前,必须将前仓残留物料、粉尘彻底清除干净,包括仓壁、角落、输送设备、地坑等。这是最重要的一步!
环境卫生: 保持仓房周围环境清洁,无垃圾、杂草、积水,减少虫源。
入仓前处理(可选): 在入仓前可对空仓进行消毒或熏蒸处理。
预防性药物: 在玉米入仓或存储期间,可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饲料防霉剂和防虫剂(如脱乙酰壳聚糖、硅藻土粉、有机磷类或拟除虫菊酯类,需在法规允许范围内并确保不影响饲料安全)。
化学熏蒸: 一旦发现严重虫害,使用磷化铝等高效熏蒸剂进行密闭熏蒸。操作必须由持有专业资质的熟练人员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执行。
物理防治: 低温控制(如15°C以下,10°C以下更佳)和绝氧(气调)也能有效抑制害虫。
4.  霉菌毒素(黄曲霉毒素等)预防:
根本在水分控制: 如前所述,水分是关键。
清洁干燥: 入仓前玉米本身品质要合格(无大量破碎粒、杂质),无霉粒。
通风散热: 防止水分转移和温差结露导致局部霉变。
定期检查: 观察粮堆是否有异味、结块、局部发热点,如有立即处理。
避免与可能受霉菌污染的物质接触。
5.  通风管理:
合理布局风道: 保证风能均匀穿透整个粮堆,避免通风死角(如V型堆边角)。
温湿度条件: 选择适宜温湿度差的时段通风(如温度低于仓内粮温,空气湿度低于粮食平衡水分对应的安全湿度)。
自动控制系统: 最好安装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自动通风控制系统,更科学高效。
目的: 降湿、降温、散热、防止温差结露、杀虫。
6.  仓储设施与防护:
防水防潮:
仓体结构: 仓库本身结构完好无损,屋顶无渗漏,墙体坚固不漏雨,地面铺设防潮层(如沥青砂浆、塑料薄膜),做高地面或使用混凝土架空地台。
防雨: 所有门窗、通风口确保关闭紧密,防止雨水飘入。
防鼠防鸟:
封堵所有可能进入的孔洞(门缝隙、通风口装铁丝网)。
仓内放置足够、有效的捕鼠器械或放置慢性鼠药(需严格管理)。
及时清扫散落玉米,避免招引鸟鼠。
杂质与清洁:
入仓前过筛: 减少破损粒、草屑等有机杂质,这些是虫霉滋生的温床和热点源头。
保持库内清洁: 定期清扫仓内散落玉米和粉尘。
堆码规范:
避免与墙壁直接接触: 留出30-50cm的检查道(上人不踩粮)。
堆高: 根据仓储条件和玉米状态决定,确保安全(防止压塌、便于通风)。
平整粮面: 减少气体积存空间。
二、 仓储化管理的重要注意事项
1.  质量记录: 建立严格的入仓台账,记录玉米的来源、品种、入仓日期、水分、杂质、初始温度、仓位等。存储期间的温度、湿度、害虫检查、熏蒸处理记录等也必须完整保存。便于追溯管理。
2.  “先进先出”: 严格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。标识清晰,避免长期积压造成陈化变质。
3.  定期巡检与监测:
物理感官检查: 定期进入仓内(确保安全!)或通过检查口检查粮堆温度、气味(有无酸味、霉味)、外观(有无结露、结顶、霉点、虫网、鼠迹)。
温湿度监测: 布置粮温监测点(特别是中心、底部、顶层),使用电子测温系统。
扦样检验: 定期对仓内不同位置(尤其易发生问题的区域)玉米进行扦样,检测水分、杂质、生霉粒、害虫密度、容重,必要时检测霉菌毒素。
4.  应急响应:
建立应急预案(如发现发热、虫害、霉变、湿度过高时的处理流程),包括通风降温、倒仓晾晒、紧急熏蒸等。
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迅速处理,避免损失扩大。
5.  安全管理:
人员安全: 熏蒸时严格操作规程(佩戴防毒面具等防护装备),严禁单独操作和烟火。进入密闭仓房前务必检测氧气和有害气体浓度。确保高空作业和机械操作安全。
粉尘防爆: 玉米粉尘具有爆炸性。仓库内做好防爆设计(泄爆窗、防爆电气),定期清扫粉尘,避免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。
6.  培训人员: 所有仓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,了解玉米储存特性、仓房结构、设备操作(通风、熏蒸、测温)、安全规范、应急处理知识和质量检验的基本技能。
7.  仓储容量控制: 不要过度堆高、超量存储,防止通风不良、仓体结构过载等问题。
总结
玉米饲料的安全储存是一个系统工程,水分控制是核心。它依赖于:干燥良好的原料、结构合理清洁的仓房、科学的温湿监控与通风管理、严格的害虫防除与清洁卫生措施以及规范化的仓储记录与管理制度。只有环环相扣,落实到位,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,保证玉米饲料的质量和动物的健康安全。
2025-09-08 13:45 分享

回答数 浏览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