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玉米市场降温:价格波动开启新博弈时代

东北玉米市场降温:价格波动开启新博弈时代... 显示全部
近期,东北玉米市场结束单边上涨态势,多地产区价格出现松动迹象。监测数据显示,黑龙江绥化地区国标二等玉米收购价稳定在2250元/吨,但深加工企业动态已现分化:绥化昊天干粮价格单日下调10元/吨至2210元,日均到货量高达百车;而潮粮价格暂时企稳,部分企业到货量减少仍维持涨势。辽宁黑山地区30%水分潮粮价格率先领跌,粮商转向以干粮为主、潮粮为辅的收购策略,导致基层粮贩对高水分玉米持观望态度,"收一车赔一车"成普遍困境。
市场回调背后存在三重推手:
1. 供应放量与质量博弈:新季玉米上市量逐步增加,但高水分潮粮占比上升压制价格。目前贸易商仅对容重700g/L以上、水分30%以内的优质粮源保持收购意愿,而低容重潮粮陷入滞销。
2. 运价攀升挤压利润:内蒙古开鲁等地企业虽未明确降价,但物流成本飙升已成隐忧。承运车辆紧张导致运费"哐哐涨",叠加企业到货量激增,倒逼部分工厂试探性下调报价5厘/斤。
3. 期货市场传导压力: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主力合约9月23日报2158元/吨,月内跌幅达0.23%,期货贴水现货约130元/吨,反映市场对未来走势的谨慎预期。
产业链各环节心态同步转变:农民惜售情绪萌芽,黑山等地种植户开始抵抗低价;贸易商为规避风险加快抛售陈粮,并通过"干潮掺混"操作维持港口供应;深加工企业在库存与成本间寻求平衡,通过小幅调价调控到货节奏。
当前东北玉米市场正经历从"单边上涨"向"震荡博弈"的转换,价格调整由南向北蔓延。随着新粮持续上市,水分差异引发的品质分层定价将成为主导行情的关键变量,短期波动或难避免。这场因粮质与供给结构变化引发的"变天",考验着产业链各环节的风险应对智慧。
 
2025-09-25 10:34 分享

回答数 浏览数
饲料资讯
养殖技术
饲料供应
饲料求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