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饲料供应 > 正文

豆一主力跌破3900元关口 出口需求坍塌触发链式反应

饲料供应 2025-10-14 11:02

主力合约创5个月新低
10月14日,国内豆一期货主力合约延续下跌趋势,盘中一度跌破3900元/吨关口,创近5个月新低。南华期货数据显示,豆一主力合约单日跌幅达1.44%,周累计跌幅超3%,市场呈现增仓放量破位下行的弱势格局。
核心利空:出口需求持续疲软
1. 中国需求缺口冲击全球市场
近期中国对美豆采购维持低位,国际交易商因“中国避开美国供应”而大幅调整仓位。芝加哥期货交易所(CBOT)基准大豆期约收跌0.3%,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需求放缓,直接压制美豆价格反弹动能。此外,中美贸易谈判进展缓慢,政策端不确定性进一步抑制市场信心。
2. 国内供需双重压力
供应激增:9月东北新季大豆进入集中收获期,国产新豆上市量增加;叠加中储粮陈豆拍卖流拍(上周全部流拍),市场供应压力凸显。
库存高企:国内豆粕商业库存已攀升至117万吨高位,油厂挺价动力不足,沿海豆粕现货报价跌至2930-3000元/吨区间,累库压力向期货市场传导。
消费不振:养殖业持续低迷,饲料企业采购意愿疲软。尽管生猪存栏量维持高位,但养殖利润压缩导致豆粕现货成交清淡,终端需求未现季节性回暖。
政策与外围因素施压
政策调控加码: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于9月11日竞拍2.25万吨进口大豆,市场预期后续可能启动国产大豆第二轮拍卖,新季供应压力或进一步放大。
国际环境联动:美联储降息推动美元走强,以美元计价的大豆进口成本上升,削弱新兴市场购买力;巴西中西部干旱虽影响初期播种,但全球2025/26年度大豆产量预估达创纪录的4.26亿吨,长期供应宽松格局未改。
产业链影响蔓延
种植端承压:新豆价格下行挤压农户收益,部分主产区贸易商压价收购,现货市场陷入“无量僵持”状态。
加工企业困境:压榨企业短期受益于原料成本下降,但豆粕库存积压导致资金周转压力加剧;部分中小饲料厂因终端消费疲软推迟采购计划。
投资者策略调整:空头资金增仓打压远月合约,主力合约2511与2603月差波动扩大,市场情绪转向避险。机构建议种植主体利用期价反弹机会,通过套保锁定30%利润。
后市展望
当前豆一期货的核心矛盾在于新季供应宽松与需求复苏缓慢的博弈。短期市场关注点聚焦于三点:中美贸易谈判进展、国内新豆上市节奏及下游养殖利润修复信号。若需求端无实质性改善,豆一期货或延续震荡寻底行情。
 

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

饲料资讯
养殖技术
饲料供应
饲料求购